< 返回87365.com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

新乡贤 新模式 新动能

来源:综调室??|??作者:孙冰??|??日期:2018-06-22 15:48

  “条条大路通罗马。”有的人就生在罗马,而有的人找到了最快的路。在美丽乡村建设征途中,“振兴”无疑是村庄的“罗马”。安乡县梅家洲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,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,驶上了乡村振兴的“高速公路”。该村坐落在虎渡河畔,荆八公路穿村而过,全村总面积9700亩,其中耕地面积4800亩,总户数906户,人口3565人。从毫不起眼到声名鹊起,梅家洲的蜕变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。其间,市级龙头企业成立成长,生态旅游景区魅力凸显,红色文化精神更好传承。新乡贤的积极参与,新模式的积极探索,新动能的积极培育,成就了梅家洲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“蝶变”。
  一、龙头企业主导的产业动能,来自乡贤
  乡村振兴,群众是主体,乡贤是关键主体。除极少数村外,每个村都或多或少,有一些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,他们是村庄发展的宝贵资源。在安乡县“迎老乡、回故乡、建家乡”乡情招商活动中,2014年洋泰集团董事长梅培元,回乡投资有机农业,创办了湖南玖源农业有限公司,为村里的发展注入了产业动能。“乡贤+企业+基地+农户”是梅家洲产业突起的基本模式。在外成功人士返乡,带来了撬动资金,带来了超前理念,带来了经营创新,带来了发展活力。乡贤注资成立公司有了平台,建立基地有了支撑,成立合作社有了后盾。
  强化产业动能措施有六:一是加大投入建基地。已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,用于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。公司已流转的800亩土地,全部利用沟渠和硬化路与其他耕地隔开,建立了独立的排灌系统。二是高端定位选有机。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,从水稻品种、生产标准、品牌培育等方面着手,主打高端市场。注册了“梅公园”商标,已有350亩水稻和30亩鱼塘获得有机认证。另外,公司还有800亩水稻、150亩鱼塘和100亩蔬菜正处于有机转换认证阶段。三是技术保障联专家。湖南文理学院与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,建立了由彭友林、周国庆、韩庆、王云等教授组成的专家团,定期指导公司有机农业生产。四是利益联结带农户。牵头成立绿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,与农户签订保价回收协议,订单价高于市场50%。目前梅家洲已有1500亩水稻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,签约农户580人。去年,绿色水稻亩平均产值达到2600元,高出常规水稻的50%。五是精细加工展链条。投资300万元,引进了先进的辗米机、提升机、色选机、真空包装机等设备,建立了占地1400多平方米的仓库储藏加工中心,确保加工能力充足。六是双轮驱动促销售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,80%通过线下销售,主要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酒店、公司、超市对接销售,经常参展省内外各类农博会;20%通过线上销售,开通了“玖源农业”微信公众号,利用智慧民生、供销e家等平台销售。2017年,公司销售绿色、有机水稻580吨,销售额突破700万元。
  二、旅游开发主导的设施动能,源自乡贤
 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入大、公益性强、规模效益明显等特点。玖源公司入驻前,梅家洲村基础设施落后,村里水泥路不到2公里,排灌沟渠也淤积损毁严重。梅培元回乡后,第一件事就是捐资50万元新建一条主干村道,累计捐资修路5.3公里。“一石激起千层浪。”随着公司有机产业的发展和生态乡村旅游的兴起,安乡县确立了“旅游兴县”战略,提出全域开发乡村旅游目标,按照旅游标准开展基础设施提升行动。借助这一机遇,梅家洲村作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得到了多方支持。“乡贤+企业+项目+农户”是梅家洲设施提升的基本模式。在外事业成功的游子,都想为家乡的基础设施出一分力。回乡办实业也免不了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,大多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和群众自筹。乡贤的参与,为基础设施建设聚集了大量优质资源。
  强化设施动能措施有四:一是成立生态旅游开发公司。由玖源公司与农投公司合作,成立梅家洲生态旅游开发公司,专门开展旅游规划设计、设施建设、产品开发。二是建设生态农业公园。梅家洲生态农业公园以有机农业园为基地,划分了有机农业展示区、国防教育展示区、爱国主义教育区、航模比赛训练区、红色历史教育区、娱乐休闲餐饮住宿区等六个功能区。休闲娱乐区的80亩梅花园已全面建成,多功能生态餐饮接待中心可同时接待150人以上;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红色历史教育基地打造了60亩“生态竹海”、100亩荷塘、60亩菊花园;航模比赛训练基地百亩湖泊已建成,并进行了道路绿化亮化,初步具备了训练比赛能力。三是调动群众投入积极性。农业公园建设注重群众参与、功能配套。公司与周边20多个农户合作开发民宿,由公司出资改造民房,对外宣传吸引游客,客房收入公司与农户六四分成。四是争取涉农项目支持。梅家洲村位于县内“书院洲-孟家洲-梅家洲”高标准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,也是筹办梅花节的主要基地,也是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。安乡县对1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给予涉农项目倾斜支持。在玖源公司设施投入的基础上,通过整合涉农项目实施,梅家洲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。特别是实施了水电路畅通工程,公路硬化总体到组入户,安全饮水和广电宽带“户户通”,37.5千米沟渠常年保持畅通;实施了“三整洁”工程,投资5万元进行了环卫设施三配套,建立了垃圾回收体系,配备了专职保洁员,“沤肥、回收、清运”三个三分之一模式长效运行;实施“三边绿”工程,栽种梅花、红豆杉等观赏树6000多株,绿化美化了75000平方米,全村绿化率超过70%。
  三、红色历史主导的文化动能,发自乡贤
  “仓禀实而知礼节。”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,梅家洲村不仅挖掘乡贤在帮助群众增收、改善基础设施中的作用,更注重挖掘乡贤在乡风文明培育中的引导作用。新时代新乡贤是村民争相效仿的榜样,“乡贤治理”也是完善村民自治的重要补充。1928年,安乡梅家洲成立了湘鄂边界第一个红色党支部。邱育之、徐九斤、丁文生等11名革命先烈曾在这里与反动势力开展了诛死搏斗。立足红色老区传统,梅家洲村以红色历史为背景,推动本土文化振兴。“乡贤+村委会+村规民约+农户”是梅家洲文化兴盛的基本模式。乡贤在群众中有威望,通过言传身教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。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,在村级事务管理中需要乡贤调解纠纷、引导民风。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手段,它的编撰、传播、维护都需要乡贤的积极参与。村民在文化的熏陶中,在积极氛围的影响下,很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  强化文化动能措施有四:一是依托农业公园弘扬梅文化。借助梅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,激励村民传承先烈坚忍不拔、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。梅培元主动捐资筹办梅花节,让游客在赏梅之余,接受红色教育。二是依托村规民约推动村民自治。“红色老区人,充满精气神;村规与民约,大家须记清;爱国爱集体,致富勤为本;遵纪又守法,远离黄赌毒……”梅家洲富有特色的村规民约,是在乡贤的积极参与下修订的。乡贤本身带头遵守,对村民起到了示范作用,崇尚科学、孝老爱亲、爱岗敬业、文明赈酒等时代新风树立起来。三是依托村级活动中心丰富精神生活。梅家洲村在农业公园里建起了文化活动室,村民可以便利地使用体育健身设施、借阅各类文化书籍,广场舞、洋鼓洋号、腰鼓、舞龙舞狮、唢呐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。四是依托传统节日坚定文化自信。每年春节,梅家洲村都要组织群众春晚,让群众登台表演,为文艺分子搭台,让广大群众品戏,弘扬本土优秀民俗文化。